当药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棉花栽培新疆棉花高产棉田中的全程化控
TUhjnbcbe - 2020/6/2 16:17:00

缩节胺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市场销售的缩节胺有粉剂和水剂2种。水剂被称为助壮素,玉米上使用较多,是一种内吸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赤霉素形成、调节营养分配、促进氮素代谢的作用,并可抑制细胞和节间的伸长。施用得当,高效安全,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施用不当则达不到控制效果,甚至造成棉花减产。因此棉花很好的运用缩节胺是增产投入最低成本的重要因素。今天农之道小编就和大家聊聊棉花全程化控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因素。

全程化控就是根据种子特性、气候变化、土壤条件、种植密度及棉花长势的不同使用缩节胺在不同阶段塑造理想株型,群体结构,为通风透光及保花保铃做好铺垫。棉花化控就是利用化学药品抑制或延缓营养器官生长,以控制棉花株型的措施。这类化学药品能抑制棉花植株内源赤霉素的合成,阻碍内源吲哚乙酸和乙烯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或伸长,调节成花和坐桃,促进生殖生长,增加抗逆性,减少蕾铃脱落。

一、全程化控整枝技术及关键时期施用要点

1、苗、蕾期化控要点

从发芽出两片子叶到2~4片真叶出现,易出现2个突出问题,一是棉花易发生根腐、立枯病,盐碱地土壤板结,干播湿出棉田滴水量过大或遇到下雨,棉苗易发病死亡;二是在高温情况下,易形成高脚苗。为了增强棉苗对不利条件的抵抗力和防止高脚苗出现,在棉苗出到60%后要喷施缩节胺,用量为1~2克/亩。肥力高的地用3克/亩,中等地用1.5克亩,盐碱地、夏潮地和瘠薄地可以不用。棉苗6~8片真叶时,是抓壮苗的关键时期,既要保证根系发达,上层侧根数达14条以上,茎杆粗壮,第1~4节间不能超过4cm,又要保证出叶速度快,3~4天出一片叶。这时施用缩节胺控制,用量不能过大,根据苗情以0.6~0.8克/亩为宜。

化控注意

棉花在苗期以地下部生长为主,地上部生长缓慢。高密度棉花此时要防止出现高脚苗,降低始节高度。棉花子叶期如果没有打缩节胺,化控时间应抓住二至四叶期,用量增加到0.2~0.5克/亩。因为在二至四叶期化控缩节胺对真叶起作用量在0.1~0.2克/亩,但这时期缩节胺95%的药液都喷洒在地面上,利用率极低。同时,幼苗期叶片气孔小,药液吸收少。所以幼苗期化控应适当加大缩节胺用量(尤其是苗期发棵能力强的种子)。

2、头水前化调措施

这一时期棉花仍属于营养生长期,但已逐渐向生殖生长过渡。6月底前确保棉株日增长量滴水前不超过1cm,滴水后不超过1.5cm,第6、7、8、11、12节间长度不超过4cm。株高在第1朵花开时控制在45~50cm,叶片直径控制在8~9cm。为了达到以上指标,缩节胺的施用量控制在1~2.5克/亩,受旱情况下用量要减少用量,旱水半月以上停止药控。花期是否化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滴灌第一水后日生长量限制在1.5cm左右,可以不控;超过2cm用1.5~2克/亩轻控即可。

注意事项

一般在浇水前3~5天化控,当药效见效时在滴水,使棉株在土壤肥水足、地上部在化学药剂控制的环境中稳长。化控后,植株吸肥能力增强,光合效率提高,吸肥高峰提前,这时花铃肥应提早到盛蕾初花期施用。沙性大或瘠薄棉田在不缺水的情况下,提前进头水,如果化控不及时,化控量掌握不准,就造成棉花水后疯长。适当推迟头水时间,有利于促进棉花扎根和提高抗旱能力。一般棉田把握滴头水后见花,头水前3~5天化调。

很多农户发现棉花长的太快时狠狠的打一次缩节胺,这一打缩节胺棉花又都锁住了,半个月都不怎么长。马上要打顶了急的不行,问有什么好办法没有。棉花被锁住除品种对缩节胺敏感之外,就是我们在前期棉花没长的时候不敢控,农之道平台小编一直都在讲缩节胺要少量多次,均匀施入,如果前面不控等棉花开始疯长的时候你再控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控了但没有效果,另一个就是控重了将棉花头锁住了也就是我们说的蕾裹头,如:顶心发白,新叶皱缩,叶缘发*等症状,这些不是什么药害,就是缩节胺量大了。

3、打顶后化调

这是当前棉花栽培技术上的误区。生产中为了用化控代替打旁心,盲目加大缩节胺用量,使棉株出现蕾裹头现象。事实上只要滴第2水前后棉株不徒长,中下部桃子坐住了,养分有地方去,果枝伸长会受到抑制;反之如果花蕾期稳不住,结桃不多,油条枝就拼命伸长,化调要严格控制缩节胺用量,最大用量8~12克/亩。

注意事项

打顶前要掌握好密度和高度的关系,机采棉把棉花高度控制在80cm左右,节间保持在4~6cm,化控要稳中求重,缩节胺用量应掌握8~12克/亩。8月份为防止棉田荫蔽化控,在第滴第一水到第二水化控期需带吊喷施药,棉株从上到下都要喷上药液,防止后期徒长,控制赘芽突发,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二、化控中常会出现的问题

1、缩节胺用量不准

苗期害怕不长,棉腿不高影响机采质量,化控时间推迟,缩节胺用量过轻,导致棉花高脚苗和节间伸长过大。滴头水后棉花温度和底肥的作用下,生长速度加快,使节间加速伸长。打顶前后对棉花采取封死的办法,缩节胺超量达到20~30克/亩以上,造成棉花不同程度的药害,棉花节间出现节间长短不一的不规则生长现象。

2、叶面喷施频繁

化控时,加入的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种类多,次数频繁,特别是施用磷酸二氢钾时又加入尿素同时滴水量大,使棉花叶片过量吸收氮肥,导致叶片加厚,肥大,外观表现:横向生长,外形浓绿,掩盖了棉花缺肥症状,从而忽视补充水肥,结果出现蕾少花少结铃小而影响产量(注:缩节胺不能和赤霉酸一起使用,有些农之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棉花栽培新疆棉花高产棉田中的全程化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