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由刘诗诗和朱一龙主演的热播剧《亲爱的自己》大结局了。
这部剧除了一直被网友喷女主李思雨的人设,和出轨渣男刘洋之外,还有就是顾晓菱,一个爱钱如命的女人。
顾晓菱是李思雨的妹妹,姐妹俩对钱都有执着的追求,可顾晓菱却不像姐姐一样靠自己去打拼,而是选择靠男人。
说到这里,我想问闺蜜们2个问题:
钱和爱,哪个更靠谱?
自己和男人,哪个更靠谱?
带着这2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剧中的拜金女顾晓菱的故事。
01
“找个有钱男人嫁了是我的梦想”
顾晓菱是一个典型的拜金女,但是她不像专业“捞女”一样有手段、有计谋,她没脑子,还缺心眼。
一直以来,她的梦想就是找一个有钱的男朋友,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然而,不知是她太高估自己的颜值,还是太低估有钱人的择偶标准,这个梦想一直很坎坷。
顾晓菱的工作,是在高尔夫球场做服务员。
从她的职业中,我们多少能看出她的小心思。
去打高尔夫的都是些什么人?当然是有钱,有地位的人了。
所以这份工作,比她一天坐在大楼里当白领,调到金龟婿的概率要高很多。
可惜的是,在她天然蠢的大脑面前,美貌这项优点根本不足为提。
这不,剧情刚开始的时候,顾晓菱就跟富二代男友闹掰了。
她亲眼目睹了男友跟另一个女人热吻,于是两人分手,因为破坏了男友的豪车,对方还要求她赔偿。
更戏剧化的是,顾晓菱居然答应要赔钱,并且各处想办法筹钱。
如果换做是“捞女”,这事肯定不会这么处理,不仅让渣男乖乖滚蛋,还要再捞上一笔“青春损失费”。
而自从跟男友分了手,顾晓菱就又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因为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制改革,几百块也能充会员,这就意味着在顾晓菱看来的那些“臭鱼烂虾”都能光顾这里,所以钓金龟婿的概率就会降低。
于是这傻丫头,借了10万的高利贷,报了艺术品鉴班,想要转战艺术馆。
幸运的是,在学习的期间,她遇到了一个男人。
只是,这个男人从没有送过她衣服和包包,能送的礼物,只有地上一片银杏叶,这让顾晓菱很失望。
是啊,艺术家的脑回路向来清奇,不为物欲所动。看来,找艺术家的这条路算是堵死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催债的高利贷公司。
看吧,一直梦想嫁给有钱男人的顾晓菱,不仅每次都失算,还险些把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说她没脑子,一点都不错。
02
“只要你有钱,51岁我也嫁”
人都在错误中成长,而顾晓菱则是在错误中跌得更狠。
跟艺术家分手后,她焦虑了,自己的年龄到了33岁,就算外貌出众,可对于有钱男人来说,年轻女孩是首选。
所以,她选择了相亲。
在相亲会所,顾晓菱认识了一个51岁,也就是大她18岁的富豪,她想都没想,就认定了。
只不过,两人在见面后,富豪没有继续联系她,还把她拉黑了。
顾晓菱心有不甘,认为自己遇到了婚托,于是跑到婚介所,让红娘亲自给富豪打电话一探真假。
结果,男人的一句话让她几乎崩溃:她很漂亮,就是年纪太大了,希望你们可以找一些25岁以下的女性。
33岁还叫年龄大?
是的,33岁在富豪们的眼里,的确算年龄大,纵使你肤白貌美,可也没有价值。
后来,她遇到了,多金,高智商的“AI男”。
什么叫AI男,就是一切以数据说话,就连两人约会,也要用数据计算出一个精准的时间,像极了机器人。
顾晓菱经常被他搞得一头雾水,甚至有些反感,但是她还是筹划着要嫁给这个男人,因为他有钱。
后来,因为顾晓菱的姐姐要创业,需要万的投资资金,顾晓菱便找了何睦。
令她没想到的是,何睦居然不借,还给她分析了一连串的利与弊。
这件事,让顾晓菱动摇了。
就在何睦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爱上了顾晓菱之后,他想通了,于是拿着万找到了顾晓菱。
结果如我猜想的那样,顾晓菱接住了那张银行卡,并且决定要嫁给他。
纵使顾晓菱的心里装着一个“经济不达标”的雷浩文,但是她还是选择奔向金钱的怀抱。
有一个片段,非常刺痛我。
在姐姐问顾晓菱确定要嫁给何睦的时候,顾晓菱非常肯定,但是她没有说“因为我爱他”,而是说“因为我想永远忘了那一天”。
那一天,就是父母离婚后,母亲带着她去舅舅家借钱的那天。
年幼的她,站在寒风里,等着低三下四求人的母亲和救济她们的钱,结果等来的却是50块。
所以,她说,她再也不想过那种低人一等的生活了。
她享受男人送的包包和衣服,也想要男人给的一张张高额度信用卡,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忘了过去的顾晓菱。
03
原生家庭的缺失,婚姻到底能不能弥补
其实,在现实中,像顾晓菱一样的女孩很多。
她们在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缺失了不同的东西,比如爱,或者钱。
我曾经有一位来访者,她从小失去了母亲,跟着酗酒的父亲生活了20多年。
因为父亲的冷漠,所以她从小就渴望一份稳定的爱和家庭。
于是,她通过相亲认识了后来的老公,两人交往了几个月便结了婚。
她的闺蜜说,你怎么这么着急把自己嫁出去?
但是在我看来,她不是着急把自己嫁出去,而是着急去弥补原生家庭的那个关于爱的缺口。
婚后,她一直活在自己制造的假象中,她认为这段婚姻必须是圆满的,于是忽略了两人本身就存在的问题。
两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她逃避,努力维持着表面和谐的日子,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完美婚姻”的表象。
但其实,她一直在重复原生家庭的轨迹,而那个关于爱的缺口,就会越来越大。
后来,她老公提出了离婚,原因是两人存在了很多问题,但是始终得不到解决。
而当她找到我的时候,她却告诉我,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直很好,没有什么问题。
她把所有的不幸,怪罪给了原生家庭,和那个曾经很爱她的男人。
于她而言,婚姻是她苦苦寻找的一味药剂;于她老公而言,婚姻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好好过日子。
把婚姻当药,这就等于颠覆了婚姻本身的意义,于是她跟老公越来越背道而驰。
就像顾晓菱一样,她在原生家庭中,因为过了一段极度贫穷的日子,所以她要寻找一个有钱的男人,来当做药剂。
结果,她发现,即使有了钱,她的缺口依然无法填补,反而制造了更大的缺失。
04
已经缺失的那一块,怎么才能弥补回来?
我们如何弥补原生家庭中的缺失,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过往的案例和经历中,事实一次次验证了,我们个体的缺失,靠外界是无法完全弥补的。
也许会有幸运的人,比如遇到了一个好老公,然后给了她想要的一切,并且愿意一直给予。
但也总有不幸的人,比如顾晓菱,遇到渣男,甚至被骗,如果她再持续寻找下一个能弥补自己的人,那么她只会陷入恶性循环里。
因为认知总是可以骗到我们,当我们极度缺乏爱的时候,我们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不停去找一个爱自己的人。
但现实是,即便是你遇到了爱你的人,他弥补的,也只是表面。
就像做手术,那个你觉得爱你的人,只不过缝合了你的表层皮肤,皮肤组织下的病灶,他无法触及。
所以最靠谱,也是最万无一失的方法,就是自我弥补。
如何自我弥补?其实很简单。
举个例子,如果顾晓菱意识到自己缺失的那一块,只能由自己来弥补,那么她就会想她的姐姐一样,靠自己的双手赚钱。
那如果缺爱,就要更爱自己,让自己独立一点,洒脱一点,从而成为即使没有爱人的陪伴,你依旧是完整的自己。
写给闺蜜
我希望你的幸福,都不是建立在别人给予的基础上。
如果你能够自我弥补,那么你就会自我满足,这时候遇到了爱情,步入了婚姻,无非就是锦上添花。
要知道,婚姻既不是避风港,也不是雪中送炭,更不是良药。
你需要的,是一个人走进你的生活,为你带来更多惊喜和开心,而不是去拯救你。
当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意识到你缺乏什么,然后是你在寻找什么。
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助,可以私信我,免费进行一次专业咨询,让我带你找到内心的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