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保健品被当药吃闹出人命的新闻上了热搜。广州一位做过心瓣膜手术的黄阿姨,需长期服药才能维持生存,但服药已三年的黄阿姨因相信了一种被宣传得神乎其神、包治百病的保健品,而放弃药物改吃保健品,最终因器官衰竭抢救无效去世。后来发现,黄阿姨买该保健品花了30多万元。
“保健品不是药!”相关部门虽再三强调和呼吁,但不少人仍迷信保健品能治病,为啥?这自然与有些人对健康的认知水平有关,但监管部门对保健品销售商夸大宣传的视而不见甚至默许,才是症结之所在。窃以为,要想让“保健品不是药”成为共识,监管部门必须对将保健品说成“包治百病”的骗售乱象进行治理整顿。另外,笔者还有个想法:将保健食品从药店中彻底分离出去。保健食品既然是食品,就应归属到食品类商品中去,切莫再让保健品与药品藕断丝连了。
终结“保健品即药品”的误区,屏蔽昔日保健食品在药店里的固有形象,纠正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错误认知,唯有以“釜底抽薪”之法,方能让“保健品不是药”成为人们的共识。
作者:杨方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