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生于年,出生地是当时江苏省川沙厅高桥,现在属于上海浦东新区。杜月笙小时候很苦,四五岁就相继没了爹娘,继母和舅舅把他养大,14岁时独自闯荡天涯。
上海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机会多,杜月笙选择落脚,在一家叫做潘盛源的水果店当学徒,掌柜叫王国生。少年很勤奋,练就一套单手削梨的本领。手指频动,眨眼功夫,整个梨皮可以均匀地一圈圈削下,粗细深浅如一,一刀刀头不折断。江湖上送他一个绰号“莱阳梨”、“水果月生”。
杜月笙有一恶习,好赌。赌是万恶之源,沾染了就会害己害人。他为了赌竟私自挪用水果店的货款,以求翻本,却输了个精光。杜月笙无颜以对,只能不辞而别。没了工作,又没钱,杜月笙饥寒交迫,无依无着。
正当杜月笙走投无路之时,王国生找到了他。不但没有丝毫的责怪,还把他接回店内,一切如常,就和什么事没发生一样。杜月笙从小饱受白眼,见惯了亲邻之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下等人的生命中,为恶多是首选。
王国生没有怨恨,反而对杜月笙一如既往,用善心感化他,用胸怀感动他。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杜月笙,见识到人性的另一个侧面,原来如此美好。杜月笙是有慧根的人,从一件小事里面就看到与人为善的力量,激发了内心深处的良知。杜月笙一改此前。
年,天字辈的青帮老大黄金荣为手下兄弟打赏,众兄弟开心的不得了。年仅23岁通字辈门徒杜月笙因为忠心至诚得力有为,得赏三千块大洋。
黄金荣说,“这些钱够你在上海买一座大宅,娶两房姨太太。不过,是嫖是赌,自己说了算。”
杜月笙领赏作揖,辞别黄金荣。乘摆渡过江到陆家嘴,一路小跑到金桥,把赏钱悉数分给底下弟兄。“我杜某乃一凡夫,承蒙诸位相助,方有今日,钱虽不多,兄弟共享。”
黄金荣得知此事,大惊,“小儿如此大志,恐十几年后,上海滩只知有他,不知有我了。”黄金荣猜对一半,还不到十年,杜月笙三十岁时已经威震上海滩,和黄金荣平起平坐了。
做事靠能力,做人靠格局。钱财与人,是一对矛盾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既对立又统一。
钱财是人的瓶颈,越过去,海阔天空。杜月笙舍了钱财,得了一帮为他出生入死的换命兄弟。要想做大事,一定得有大格局。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杜月笙这一句名言,一直被奉为经典。而恰恰毛主席对杜月笙的评价,就是用了这句话,有本事,没脾气。
杜月笙一辈子接济的人无数,他有的是钱,但是他给钱讲究一点,除了自己,对方,不得有第三者在场。
年5月1日,辞别黄金荣后,杜月笙举家登上了拥挤的荷兰宝树云号客轮,驶往香港。轮船经过黄浦江,直驶吴淞口,杜月笙的出生地浦东高桥近在咫尺。47年前,一个衣裤缀满补丁的乡间少年从这里来到上海,赤手空拳打下一个花花世界,如今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老病的杜月笙伫立船头,唏嘘不已。
一代枭雄客死香江
抵达香港的杜月笙住进朋友为他选定的坚尼地18号,这里成为最后一个杜公馆。此时杜月笙的哮喘病愈加严重,治疗方法是中西并重,药石兼投。经常来为他把脉开方的医生有中医4位、西医3位,在香港个个都有名望。医生越请越多,用药越来越杂,杜月笙身体却不见起色。几个月下来,他自嘲说:“如今我是拿药当饭吃,拿饭当药吃了!”
年夏,杜月笙已经病入膏肓,该立遗嘱处置遗产了,外人均很好奇这位最盛时仅为其一人服务的仆人就达97名的“大亨”到底有多少财产留给家人,结果杜月笙报了数:11万美元。这笔钱原为10万美元,被他早先寄存于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处,经宋子良代为投资,略有盈余。现在这11万美元就是曾经挥金如土、钟鸣鼎食的杜月笙的全部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