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朝红遍全网三天塌房二舅也治不了你
TUhjnbcbe - 2025/2/19 18:16:00
作者

艾小羊

来源

我是艾小羊

ID

qingchangaixiaoyang

上周朋友圈被二舅刷屏,视频的拍摄者自称回乡几天,二舅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一时之间,二舅被封神。资本永远逐利,据说币圈反应神速,推出了二舅币。随着“二舅的塌房”,币值崩盘。没错,短短一个周末,二舅就塌房了。视频被质疑多处造假,很多平台取消了推荐。互联网热衷于造神跟毁神,红得越快、死得越快不稀奇。无论塌房是真是假,跟我们普通人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就算二舅的故事如视频拍摄者所说“每个字都是真的”,你我也不必过度自我代入。感动也好、喜欢也罢,他是他,你是你,你治不了他的腿,他也治不了你的心。如果二舅的故事果真有假,你也大可不必着急忙慌地收回自己的感动与激动;甚至收起自己的善心,以后看到啥都怀疑。作品是为人服务的,它让你产生了真情实感,在波澜不惊的心里掀起了涟漪,就是好作品。作为创作者,我从不觉得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每个字都是真的”,当生活变成作品,艺术加工在所难免。说自己的作品%还原真实,还真不如像导演小策一样,每个视频后面都执着地加上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二舅这个视频本身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相较于短视频领域的大多数作品,它的节奏、配音、拍摄手法、文案都很用心。我觉得用同样的拍摄手法去拍外卖小哥、马路中间卖白兰花的妇女、我家楼道里打扫卫生的跛子爹爹,虽然不一定红成现在这样,但应该也能获得不错的流量。这个视频的爆红,能不能治疗城市小青年的精神内耗另说,但它的确打了影视从业人员的脸——草根出爆款,你们在干啥?但说句公道话,短视频跟电影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平凡人生里从来不缺亮眼的素材,老百姓不得已自强不息的故事总能打动人心,这一点相信影视从业人员也明白。二舅这样的题材,有人不敢拍,有人不想拍,但总有人愿意拍,至于拍完能不能像短视频那样跟你我见面,就听天由命了。这种不确定性,对影视制作团队来说往往是灾难性的打击。大导演还好,要是不知名导演,这么折腾一气,可能再也拉不到投资,就“没了”。有人说二舅的故事是另一个版本的《活着》,但大家都知道《活着》这部电影至今没有机会在内地公映。短视频的创作环境是相对宽松的。但如果每个短视频作者都拿真实做卖点,每个观众都拿放大镜去捉鬼,这个环境可能也会迅速恶化。在“二舅”的造神与毁神事件中,视频创作者话说得太满,不无辜。但硬要把“二舅”拉下马的人,我也并不觉得他们代表正义;至于你我,还是那句话,感动不是罪。你要说这个视频拍得好不好?当然好。看完感动不?感动。想不想转发分享?想。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如果非要说它能治愈什么,抱歉——夜晚想出千条路,早起还是卖豆腐。生活中有许多苦命人,他们的故事可以串起一个感天动地的宇宙。然后呢?然后大家都被治好了精神内耗、拥有了超高觉悟,不拖延不计较不拧巴不悲伤,像三好模范机器人一样走在生活的羊肠小道上?咱们放下关于真实性的讨论,只把二舅当故事看。一个身心健康、聪明伶俐的农村男孩,被庸医打针打成了残疾,大半生靠自己双手艰难过活。连残疾证都拖延多年办不下来,意味着拿不到什么补贴与救助。这种情况下,他不颓废不抱怨、靠手艺过活,万事不求人,甚至与庸医相逢一笑泯恩仇。视频中的二舅人格强大、坚韧、令人敬佩,老人与乡村也被渲染得其乐融融,我们坐在空调房里旁观,很容易看到人类头顶的光环。但如果让苦难的经历者自己说话,我确定他们无意于去做谁的药丸与食粮,下辈子投胎一定要当一个精神内耗满满的城里人。二舅的岁月静好与云淡风轻,是因为无人依靠而不得不藏起的伤口;他们没有精神内耗,也只是因为活下去已经拼尽了全力。这是一种恶劣条件下的生存智慧,但如果能活得轻轻松松、开开心心,谁想有这么多憋屈的智慧,任性一点它不香吗?看完《活着》,不再追问生命的意义;看完二舅,觉得自己可以过上不抱怨的人生。这些想法都对人生的艰难过于轻描淡写了。如果你所谓的精神内耗,不过是一边想躺倒,一边想发财;一边混吃等死,一边想飞黄腾达。一个在不幸与困顿中积极向上的老人,可能的确能够让你短暂地平和下来,毕竟你这内耗轻得都飞起来了,多看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有效。但其实更多人面临的就是生命左右为难的常态。考研还是考公,在A老板那里还是B老板那里,不想结婚怎么办,结了婚想离怎么办;一事无成怎么办,有点成就又怕守不住怎么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吃饱喝足总要想点事儿。我不建议把这些东西叫作“精神内耗”。动不动将宏大的词汇往自己身上套,本质上还是过度自恋、不够开阔。其实人这辈子可能就是这样,烦恼、困境、情绪不稳定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动不动就讲“治愈”,纯属过度治疗。你今天看个二舅觉得看清一切、开悟了、啥也不愁、人生贼完美,明早孩子管你要两百块钱买书,你的治愈可能瞬间坍塌——书都这么贵了?上个月奖金拿得少,怎么办,这公司还能待吗,要不要学点副业......瞧,你又开始“内耗”了;但如果没有这些“内耗”,你也不可能有前进的方向与动力。我们动不动爱上“治愈系”,很多时候是眼里揉不得沙,容忍不了自己身上还有负面的东西,其实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精神内耗”。人生起起伏伏,时而鸡血满格时而混吃等死,时而幸福感动泪流满面,时而困惑无聊不想活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只要不走极端,情绪不太稳定才是正常人,情绪太稳定那是机器人。很多时候,互联网并没有帮助我们塑造稳定的情绪,相反它让我们的情绪波动更大。如果上周每天刷二舅,把他当药吃,这个星期可能觉得万物黑暗,因为别人说你吃了假药。与其纠结二舅的真假,不如去阳台上看看夕阳,躲厕所里看两页汪曾祺。去厨房做一顿好吃的青豆腊肠饭,吃饱喝足再去想想明天怎么办,想明白了就去办!人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日子是一天天熬出来的;钱是一分分赚出来的。耐心一点,才能治愈一切。作者

艾小羊。复杂人生的解局人,品质生活的上瘾者,专治各种不高兴。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朝红遍全网三天塌房二舅也治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