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任倩影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马焱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3月12日,浙江省消保委公布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涉及二手车、房地产、保健品、美容等多个行业。其中不少案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保健品当药品女孩险些失聪消费者最终获赔8.3万元比如,听信推销员天花乱坠的宣传,把保健品当药品的案例屡见不鲜。年初,消费者吴女士向宁波市象山县消保委投诉称,其听信县内一家保健咨询服务部宣传,为8岁女儿购买保健食品并当成药品服用了10个月,险致其失聪。据吴女士介绍,她8岁的女儿患有中耳炎,她在邻居家中接触到该家保健咨询服务部的推销员,在邻居和推销员的共同推荐下,听信了“医院、不用打针吃药,只要吃店里的东西就能包治中耳炎”等说辞,连续多次向该服务部购买了多维锌软糖、磷脂维生素E胶囊等保健食品,支付货款1.2万元。服用10个月后,女儿右耳中耳炎不但未好转,听力还日渐下降。于是她带女儿到上海第二医院就诊,并进行了右侧鼓膜切开手术。医生告诉她,手术很成功但听力可能恢复不到正常水平,如果再迟一段时间就诊,很可能会导致右耳失聪。吴女士认为其女儿的中耳炎最佳治疗时间被耽误与店内虚假宣传诱骗其购买食用保健品有直接关系,要求经营方退还货款1.2万元并赔偿治疗费用。
接到投诉后,象山县消保委工作人员对吴女士投诉的保健食品进行核查发现,商品包装标有国食健字、卫食健字、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批准文号等内容,确定属于直销保健产品。工作人员认为,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的真实信息,不得作虚假宣传。经县消保委工作人员多次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经营方向吴女士赔偿8.3万元。同时,象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家保健咨询服务部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了调查取证,立案查处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安装工2元买的转接口导致漏水消费者7万元损失谁来承担年4月9日,台州市椒江区消保委接到消费者李先生投诉称,其于年11月在橘子家建材购买装修材料,按照合同约定由橘子家建材进行上门安装。年4月4日,李先生进入新房发现前一天安装的水龙头由于接口断裂导致地面全是水,遂立即与橘子家建材取得联系,要求恢复原貌,赔偿损失。因索赔数额较大(预估达7万元左右),双方协商不下,李先生只能向椒江区消保委投诉。椒江区消保委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立即组织双方了解情况。李先生表示,橘子家建材的安装工人在安装水龙头时发现墙面预留的水管接口不太好安装,在没有告知并征求李先生同意的情况下,花2元钱擅自购买了一个转换接口安装上去,当时便发觉螺纹不合。但为了赶工,安装工人在安装后目测不漏水了便匆匆离开。第二天上午,李先生便发现房屋整个地面全是水,新安装的木地板、瓷砖、衣柜、门及门套都泡在水里。据估算,需要修复的衣柜材料费元,护墙及门费元,门及门套、木地板是橘子家建材购买的,需要予以更换,损失总计达7万元左右。橘子家建材认为,此次事故是由于安装工人操作不当引起的,且涉及金额较大,不愿独自承担责任。消保委工作人员认为,本案中装修材料和安装服务均是由橘子家建材提供的,对于安装失误造成的损失理应由经营者承担,消费者有权向橘子家建材要求赔偿。经过协调,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由橘子家建材赔偿李先生修复费用共计元,并更换损坏的门、门套、木地板等。同时消保委工作人员协助当事人就协商事宜签订书面调解协议,引导二人向椒江区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