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神秘的禁药,大家都对它恨之入骨。
它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问题。
它有系列功效,促进脂肪分解...促进骨骼肌形成...还曾经被运动员用作兴奋剂...
它就是臭名昭著的——瘦肉精。
很多人都以为,瘦肉精其实是一种肉,也有人说它是一种药物,其实都不是,瘦肉精其实是很多药物的统称。
任何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称为“瘦肉精”。能够实现此类功能的物质主要是一类叫做β-受体激动剂(也称β-兴奋剂)的药物。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糖原。
糖原是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储能物质,但只可以供应短期能量所需。
而这个β-兴奋剂能使人体心率加快,体温上升,导致身体里的糖原分解速度大大加快。那么糖原分解完了怎么办?只好去分解备用的储能物质,就是脂肪。
所以长期服用这一类药,你会发现你的体脂率大幅下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肥肉变少了,瘦肉变多了。
这不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减肥药”吗?减脂增肌是很多健身达人的目标,吃了这玩意儿都不用去健身房里挥汗如雨了?别说,这种“减肥药”刚面世的时候,除了一些功效外确实还有辅助减肥的作用,只是后来人们发现副作用太大,会引起中毒,才慢慢弃用。
既然减肥药做不成了,智慧的人类就又开始了新的尝试,有人觉得这东西在运动场可能可以大有所为。
人们发现,在一些需要靠耐力的比赛,比如自行车等,吃了瘦肉精的运动员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为瘦肉精可以提供运动员在保持不正常体重同时又不损失功率输出的能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瘦肉精被明确确定为禁药,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再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搞研究的发现了瘦肉精可以帮助猪肉增产。事情其实也很简单,人们发现,猪吃了瘦肉精和人吃了瘦肉精的效果是一样的,他们就开始在饲料里添加瘦肉精。
这样,猪猪就只长瘦肉,不长肥肉了。
这简直是增加瘦肉率的秘器。而且,添加了瘦肉精之后,猪吃饲料也吃得少了。这样成本会大大降低。很快,所有的养猪场都这么干了。很快,养牛场和养鸡场的场主发现瘦肉精不仅对猪肉管用,也可以让牛肉,鸡肉增产,于是,各种畜禽产业也都开始大规模运用起瘦肉精来。
最初一代的瘦肉精包括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等。
图/沙丁胺醇
它们在大量应用到养殖业后,很快就出现了问题:食用这些肉类的人群,很多出现了四肢颤抖,恶心头晕,心悸等中毒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心跳骤停导致昏迷或死亡。
于是,各国相继出台了关于禁止瘦肉精的法案。比如美国,在年就明令禁止这两种药物用于养殖畜牧业。目前,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都是被严格禁止的,一旦被查到,就是犯罪行为。
第二代瘦肉精:莱克多巴胺
化学式为C18H23NO3,自年12月5日起在中国境内禁止生产和销售莱克多巴胺。
比起第一代瘦肉精,它的好处显而易见。每一吨饲料中只需加入20克的这种药物,就可以增加畜禽24%的蛋白质产量,同时降低34%的脂肪产率。更令人激动的是,这种药物的毒性更小,而且在体内代谢非常快——只要在牲畜出栏前一段时间停用莱克多巴胺,它就会很快从牲畜体内排出,很难再去检测到了。
莱克多巴胺可以当减肥药吃吗?
很多人在问,能不能把莱克多巴胺当减肥药吃。答案是当然不能!
首先,莱克多巴胺本身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是作为兽药使用的,它没有经过任何临床用药的实验。这种东西当药吃是相当危险的。
其次,目前的研究只能证明在FDA的安全剂量下,该药对身体无害。但在这种剂量下,离瘦肉精的增肌减脂作用还差得太远!如果真的摄入能达到增肌减脂效果的量,那就已经超出安全剂量很多倍了。在这种大剂量下,副作用也将会非常明显了。
猪在大剂量吃了瘦肉精之后,即使出现头晕、四肢颤抖、心跳加快,也都是可以接受的,反正只要它的肉没问题就好了。但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