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除草剂药害
随着除草剂广泛使用,药害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其危害仅次于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所谓药害,就是人们在利用农药对农业有害生物防控过程中,因不良环境和使用不当而对药效和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减产、绝产和品质下降等。药害产生的原因一是农药质量问题,二是使用技术问题。
药害的分类
除草剂的药害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称为隐性药害。药害症状在施药后短时间内不明显,需要经过相当时间才表现症状。在低温条件下表现抑制作物生长,叶色浓绿,遇高温时徒长,造成贪青晚熟,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通常表现在播后苗前除草剂和激素类除草剂。药害在新叶及生长点发生,轻的影响生长,严重的导致绝产。
第二种是由触杀型的除草剂引起的药害称为显性药害。药害症状明显,容易辩认,常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作物叶片有灼烧斑点,叶枯焦,不传导,一般不影响作物生长,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甚小;但在作物病害严重,或受不良环境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或施药过晚在高温条件下药害严重,有的难以恢复,或贪青晚熟而减产,在病害发生严重时也可造成绝产。
通常表现在苗后除草剂。常见药害有漂移药害和残留药害。一次性漂移药害包括喷幅间漂移和远距离漂移,二次漂移包括挥发漂移。
甲基二磺隆使用不当的药害(下图)
下图为隔壁地块喷施其他作物除草剂飘逸导致药害(喷解药后可恢复)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剂型是乳油的渗透力太强,配甲基二磺隆*烷基乙基磺酸盐,会降低甲基二磺隆的安全性,厂家暂时不推荐大家用乳油的氯氟吡异辛酯配甲基二磺隆*烷基乙基磺酸盐一起使用。
厂家推荐: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剂型是悬浮剂悬乳剂的可以和大厂家的甲基二磺隆*烷基乙基磺酸盐一起使用,来防除小麦田的节节麦和阔叶杂草等(省时省工,死草彻底,不反弹)。
因农户使用小麦除草剂,不按施药要求和使用方法,使用不当的,应及时喷施调节剂(芸苔素内脂/赤霉素等)加叶面肥(海藻肥/氨基酸/二氢钾等)进行补救。(不按使用方法和施药要求使用甲基二磺隆造成严重的药害是无法补救的!!)
往期内容:
点击查看→麦先锋在手,防除节节麦不愁
点击查看→小麦出现这些症状时,先别打除草剂!
点击查看→冬小麦越冬需谨慎!喷打除草剂9大注意事项
部分内容来源于:公益植保/王宁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